2009年1月3日星期六

朱元晨:我的成功可以复制

 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

  朱元晨说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,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。

  朱元晨的父亲也说,不要把他看成一个天才学生的成功,其实朱元晨的成功是教育的成功。

  朱元晨的学习方法确实有许多值得效仿的地方。

  首先是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——计算机图形学,一个在他人眼里看似枯燥而又高深的课题,但他却兴趣盎然,并显示出了他在这方面的才华,这也表明他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才能区。

  当他致力于研究时,他表现出了一如科学家、发明家搞研究时共有的特点——如痴如醉。

  2002年,在郑州创新科技大赛暨英特尔ISEF国内选拔赛上,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总 裁陈伟锭看到:由于那天天气炎热,闭幕式过后,会场里的人几乎走光了,留下的人也显得有些精神萎靡。惟有一个孩子显得与众不同,他依然精神抖擞地呆在自己 的展板前鼓捣着什么,旁边的屏幕上显示着一些三维的图案。陈伟锭被这个孩子的热情所感染:“我想,他一定会获奖!”这个孩子就是朱元晨。陈伟锭认为真正引 导这些少年走上成功之路的应该是对科学研究所抱有的巨大热情。

  是啊,这种来自内在的巨大热情一旦爆发,其势不可挡,而许多科研成果也就在这巨大的热情中催生了。

  朱元晨的成功还得益于他用网有道,网络给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当拨号上网刚刚时兴时,朱元晨就上网了。

  电脑和网络激发了他的热情和兴趣,也为他提供了许多学习资源,创造了进一步研究的条件。

  研究计算机图形学,按说有许多想像不到的困难。学校没有开这一课程,周围没几个人懂,父母也帮不上忙,朱元晨完全要靠自学。

  由于研究的需要,涉及到一些大学数学、物理等课程。从高一起,朱元晨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站上下载了很多数学、物理教材和参考资料,自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大学课程。

  在国内还很少能找到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资料,朱元晨利用网络,上国外专业网站和国内的一些专业论坛,了解国际上在此方面的最新进展。虽然仅是一名高中生,但他的研究却处于较高水准,处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沿地带。

  一名高中生的研究,走到了世界所有同行的最前列,而且朱元晨并没有因为搞研究影响他的学习,他的各科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,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?

  原因在朱元晨通过学以致用提升了学习效率。

 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格言写道:“我听见了就忘记了,我看见了就记住了,我做了就理解了。”

  朱元晨在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些创意和想法,就自己付诸实践,在实践中大量查阅和研究网上相关资料,再对自己的想法进一步改进或革新,然后又有了新的想法。

  在研究过程中,朱元晨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。

  在上网查找国外的资料时,又必须熟练运用英语。

  朱元晨学英语不像自己的同学一样去背生词,学语法,他在父亲的辅导下,经常从网上下 载文章,利用电子词典进行学习,进步迅速。他初一上网,到初二已经可以无障碍地浏览英文网站了。15岁时,他在托福考试中考出了670分的高分,创下了国 内低龄考生成绩的新高。对中国学生来说,英文水平成为他们求学路上的一道槛,而朱元晨早已轻松跨过。

  朱元晨的父亲非常感慨地说,自己学英语翻烂了一本英汉词典和一本英语教材,学得辛苦,效率也非常低。而朱元晨利用电脑、上网,在学以致用中效率很高。

  朱元晨认为我们国家的学生偏重于知识学习,但有些知识背完后,过一段时间就会忘掉,很多人在这些方面浪费了许多时间。其实与他能力相似的学生在中国有很多,有许多学生也很勤奋,但还有一个方法的问题。

  朱元晨的学习与他们不同在于他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,他是为了需要而学习,在实践中学习,所以他学习效率高,理解得深。为了研究的需要,他自学美国大学生的计算机和数学课程,这时他的知识深度也已经超越了同班同学。

  学以致用是朱元晨的又一个成功的经验。

  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,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,他们为了学习而学习,学得苦,学得累,效率还低。有的学生甚至学无所得,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都困难。对比之下,朱元晨何其幸运!

  儿童数学逻辑智能发现对照表

  幼儿

  很小就爱数数,如出去玩数路旁的树,上台阶数步数。

  喜欢比较或注意哪个大、哪个小,哪个更重、哪个更响。

  喜欢收集。

  喜欢玩不同形状的东西,进行比较或排列。

  少儿

  喜欢计算。

  组成特别大的数字。

  喜欢问古怪的问题,如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?

  心算能力强,主动要求成人考自己心算,和大孩子进行心算比赛。

  玩有策略的游戏,如国际

象棋、跳棋等。

  喜欢上数学课,善于一题多解。

  擅长给各种东西分类。

  喜欢解决有正确答案的问题。

没有评论: